提标改造 保卫蓝天

作者:管理员       发布于:2018-05-25       浏览次数:596 次
    有关部门提出,推动钢铁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;提高污染排放标准,实行限期达标。这些措施直击要害,是强有力的治污治本之策。激励企业主动寻标、对标、达标、夺标,采用更高、更严标准抓改造。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,提标改造基础上,推动企业绿色化、智能化改造;对工业企业开展深度治理,减少排量、优化布局、绿化厂区,加快退城进园,创建绿色工厂、森林工厂;加快调整产业结构。尽快分行业建立统一的改造标准,在政策上对完成提标改造的企业予以支持,实施差别化环保管控措施。
完善法治护航环保建议加快环境公益诉讼立法,助推生态文明建设。由于地方保护主义、“以罚代刑”、利益驱动巨大、违法成本偏低等原因,一些污染环境、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,尤其是跨省区域非法运输、非法储存和故意倾倒固废物品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,对农村地区危害非常大。目前,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不受损害而提起公益诉讼的相关法律条文,散见于民事诉讼法、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,尚无集中统一适用的法律。加快环境公益诉讼立法进程,制定专门的环境公益诉讼法,对公益诉讼鉴定机构和鉴定人、公益赔偿金管理等进行明确的规定,尽快修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,严厉打击污染环境、破坏生态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,尤其是跨省区域非法运输、非法储存和故意倾倒固废物品等违法行为,以完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,切实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。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,全面整治黑臭水体,江河湖泊是生态系统和国土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,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功能、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。当前新老水问题交织,集中体现在河湖水域萎缩、水体质量下降、生态功能退化等。一些地方对河湖重开发轻保护,重治标轻治本,侵占河道、围垦湖泊、超标排污、非法采砂等现象时有发生,河湖不堪重负。破解这一难题,突破口是开展生态河湖建设,着力点是有效发挥河长制、湖长制的作用。以全面推行河长制、湖长制为统领,推进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。在流域大力实施水系沟通、调水引流工程;在湖泊大力实施退圩还湖、生态清淤工程;在城市大力实施黑臭水体整治、活水畅流工程;在农村大力实施河道疏浚、沟塘整治工程。

以上文章来自提标改造,如有雷同请通知修正,如有转载请阐明出处,有需要请联络我们!